屏南漈下村:堅持黨建引領鄉(xiāng)村文化振興
近年來,屏南縣甘棠鄉(xiāng)漈下村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助力鄉(xiāng)村文化振興,緊緊圍繞“古村+互聯(lián)網+文化+研學+旅游”的發(fā)展模式,圍繞“打造傳統(tǒng)村落文創(chuàng)藝術村”的建設目標,積極做好古村活化、閩臺合作、研學游學、鄉(xiāng)村旅游,賡續(xù)文化文物,煥活鄉(xiāng)村底蘊,推動鄉(xiāng)村文化振興。
●堅持黨建引領,在“人”字上下功夫
漈下村黨支部堅持黨管人才工作方針,認真念好“引育聚”人才工作三字經,做好人才工作和招商引資,打好“引進來+走出去”組合拳,積極培育村級后備干部,把返鄉(xiāng)大學生、致富帶頭人、經商能人列入后備干部隊伍中,打造一支培養(yǎng)懂農業(yè)、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同時,按照黨委出臺一些人才政策和招商引資優(yōu)惠政策,通過民宿維修改造補助、落戶新村民水電全免、為新村民子女辦理入學等政策,引才落戶、引企進村,先后引進浙江、江西、福州等地9家新村民落戶漈下,組建成研學游學團隊,用教育引流賦能,以研學游學點燃古村,提活鄉(xiāng)村人氣。
●堅持黨建引領,在“文”字上下功夫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進一步深化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黨支部帶頭認真梳理村內文化文物,修繕龍漈仙宮、云路門、龍山公祠、甘氏支祠、迎仙橋、峙國亭、飛來廟、聚寶橋八大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一步強化文創(chuàng)陣地,騰出了龍漈書畫院、聚藝樓、毛主席語錄樓、甘國寶文史館、研學寫實基地等作為研學游學活動的承載空間,免費給漈下研學團隊使用。形成住在民宿、食在農家、游在村中的研學游學一站式體驗路線,研學游學成為古村新熱點,再次把這個古老的村落喚醒。
●堅持黨建引領,在“業(yè)”字上下功夫
黨支部堅持傳承與發(fā)展?jié)T下村傳統(tǒng)文化,鞏固提升漈下村的AAA景區(qū)配套設施。村“兩委”牽頭組織各類民俗文化活動和節(jié)日慶典,通過舉辦龍漈仙宮馬姑奶誕辰紀念活動暨六月半迎仙節(jié)、獨特的“議冬”、“謝冬”習俗等活動,展示漈下村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仙信仰習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甘國寶傳說故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閩東傳統(tǒng)武術(單鞭羅漢拳、八卦棍、虎尊拳、板凳功)、甘薯粉飲食習俗、鼓亭吹打樂等深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重要活動中爭先亮相,通過活動讓文化深入人心。
同時,在黨支部建議下,虎尊拳、板凳功等部分非遺文化被納入研學游學課程中,讓省內外參與研學游學的孩子近距離體驗非遺文化魅力。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通訊員 陳榕
編輯:林宇煌
審核:林翠慧 林珺
責任編輯: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