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打好組合拳 加快教育補短板
福鼎一中桐城校區(qū)
寧德網消息(閩東日報 曾云端)高考放榜以后,這幾天福鼎盈滿“教育豐收”的喜悅。
來自福鼎一中的兩位高三同學,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不俗的成績,而“豐收”的背后是福鼎市對教育的重視,以及近年來對教育的加大投入。
眼下,各個學校陸續(xù)開始放假,而這個時候正是整修校舍,加大校園建設的最好時機。“目前一期工程已接近尾聲,正等待驗收;同時教學設備也進入安裝調試階段。”桐南小學副校長林開德向筆者介紹了桐南小學海灣校區(qū)建設基本情況。
近年來,福鼎市通過加大投入、擴容強基礎,合理整合教育資源等方式,打好組合拳,補足教育短板,讓教育更上一個臺階。
強基礎 加大教育投入
7月25日,位于桐山街道橋頭村的桐北中心小學城北校區(qū)前,工人們正在澆灌道路,一條寬7米的校園大道已具雛形。隨著學校主體工程竣工,該學校也即將投入使用。據了解,該校園今秋投入使用后將可容納1800多名學生就學。
同樣在加班加點建設的還有桐南小學海灣校區(qū)。這也是一所全新的學校,位于福鼎新城——海灣新區(qū),總建設面積近1.3萬平方米,預計也可容納1800多名學生就學,目前已進入工程驗收、設備采購、調試階段,今年9月有望投入使用,可有效緩解新城適齡兒童上學難的問題。
據了解,除了桐北中心小學城北校區(qū)和桐南小學海灣校區(qū),今年秋季,實驗小學百勝校區(qū)以及第二實驗幼兒園均有望投入使用。福鼎市區(qū)將新增4所學校,預計增加6800多個學位。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以及二孩政策全面落地,近年來,在福鼎市區(qū)就讀的學生不斷增多,造成教育資源相對緊缺。為此,2017年9月8日,在福鼎市委十三屆三次全體會議上,就明確了要將補齊教育事業(yè)短板作為重點工作來抓,而擴容增設學位更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據悉,近三年來,福鼎市教育補短板項目共有41個,其中,新建和改擴建20所幼兒園、13所小學和8所中學。2019年列入福鼎市政府性投資計劃建設項目28個,總投資達12億元,其中2019年計劃投資3.3億元,新增學位9930個,完成計劃投資率80%,排名居寧德市前列。
揚品牌 合理整合資源
加大投入補齊教育短板是一方面,合理整合教育資源也是補教育短板的一項重要舉措。
“希望我的孩子今年能夠派到桐城校區(qū)(福鼎一中),這樣距離我家比較近一些。”家住福鼎桐城街道五里牌村的王女士對于兒子今秋在哪上學有自己心中的盤算。在采訪中,筆者了解到如今的福鼎一中桐城校區(qū)(福鼎市民族中學),已經成為許多家長送子女就學的熱門學校之一。
很難想象,三年前福鼎一中桐城校區(qū)還是不被人看好,如今卻成為就學的熱門校。福鼎市民族中學位于城郊接合部,此前由于地理位置較偏,生源素質參差不齊,教學質量難有起色,導致生源數逐年下降。2017年7月,采取與優(yōu)質校共建的辦法,福鼎市民族中學增掛福鼎一中桐城校區(qū)牌子,實現(xiàn)“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教育資源共享模式:福鼎一中選派較強的師資力量支援民中辦學。同時,民中選派教師到一中本部任教交流,兩校初中部開展“聯(lián)研聯(lián)訓”等活動,實現(xiàn)教育資源的輪換和共享。
“經過三年磨合,目前已經出成果了,在福鼎全市的公立學校排名中桐城校區(qū)靠前。因此,才有今天社會對桐城校區(qū)的認可。”福鼎一中桐城校區(qū)負責人說。
福鼎一中桐城校區(qū)只是資源整合、強校品牌揚帆之后辦學成功的一個典型。事實上,早在三年前,福鼎六中和福鼎十六中也通過整合,進一步促進福鼎市區(qū)初中教育均衡發(fā)展。
此外,設立實驗小學百勝校區(qū)、潮音島校區(qū),桐南小學海灣校區(qū),桐北小學城北校區(qū)等,通過大手牽小手,以強校帶薄弱校的形勢,全面夯實教育基礎。
促創(chuàng)新 激發(fā)教師動力
學校要發(fā)展教師是關鍵。“近幾年來學校不斷‘擴容’后出現(xiàn)了相對性教師缺編現(xiàn)象,一方面通過補充新鮮血液來彌補,另一方面通過調劑、繼續(xù)教育等方式,使教師隊伍在質和量上不斷提升。”福鼎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早在2018年,福鼎市就全面推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逐步完善改革體制機制,會同有關部門統(tǒng)一管理全市教師人事關系和聘任交流,盤活編制和職數存量,讓超編學校向缺編學校流動。
同時制定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管理若干意見,培養(yǎng)合理教師人才梯隊,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強化教師業(yè)務培訓,開展教師學科素養(yǎng)全員培訓,目前,已實現(xiàn)全市中小學教師全部輪訓一遍的工作任務。
近年來,福鼎市研究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激發(fā)教師內在動力的同時,通過送教、走教、推送數字化課程資源等方式,支持鄉(xiāng)村小規(guī)模學校開足開好國家課程,推動優(yōu)質學校輻射農村薄弱學校常態(tài)化。并且建立以城帶鄉(xiāng)、整體推進、城鄉(xiāng)一體、均衡發(fā)展的義務教育發(fā)展機制,促進縣域城鄉(xiāng)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fā)展。
責任編輯:陳秋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