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擴大電動汽車生產引爭議 遭德國員工抵觸
據《汽車新聞》歐洲版6月29日報道,奔馳近期一直致力于擴大電動車生產規(guī)模,其傳統(tǒng)內燃引擎制造廠感到了威脅,工人們聯合起來拒絕下個月開始的加班,或對E級車型的生產造成影響。
最近,奔馳發(fā)動機制造廠的工人日趨不滿,他們擔心自家公司電動汽車的迅速發(fā)展會使得其工作會有所轉變,由純粹的汽車制造轉變?yōu)殡娮蛹夹g。奔馳和其母公司戴姆勒達成協議,將在特圖爾海姆工廠增加生產電池制造設備。
工人代表Wolfgang Nieke表示,這個重大改變將會于8-15年后落實,其中最受沖擊的就是特圖爾海姆工廠,如若現今公司不為此夯實基礎,則日后更為艱難。矛盾顯而易見,管理層傾向于將奔馳打造成環(huán)保汽車制造商,但作為企業(yè)效益的中流砥柱,工人們似乎不樂意看到如此局面。奔馳在新推出的10款電動汽車上已耗資100億歐元(774億人民幣),并希望在2025年前,銷售額可攀升25%。值得擔憂的是,電動汽車的發(fā)動機所需零件較少,因此流水線上的工人數量也會相對減少。
特圖爾海姆工廠靠近戴姆勒總部,已有110年歷史,自5月以來,戴姆勒和員工代表一直在確認公司計劃,商討有關電池和其他電動汽車零部件的生產問題。勞工代表對公司未來發(fā)展和策略都有很積極的影響,公司也作出了相關承諾,但勞資協議會并未對此有任何回應。
戴姆勒強硬表態(tài),公司今后會專注于電池生產,力圖與全球電池制造商一較高下。戴姆勒集團動力系統(tǒng)負責人Frank Diess說道,眼前局面一片混亂,只有積極尋求長期解決方案,方是上上之策。
責任編輯: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