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多發(fā)子宮肌瘤孕婦在閩東醫(yī)院順利產子
寧德網消息(楊如容)6月3日,福安繆女士在閩東醫(yī)院產科做了剖宮產手術,檢查發(fā)現子宮多發(fā)肌瘤,形態(tài)大小不一,分布于子宮各處。產科治療團隊手術中共剜除子宮肌瘤10多枚,最大的直徑接近20厘米,術中出血約400毫升,繆女士順利生下健康男嬰。
30歲繆女士孕早期在閩東醫(yī)院產科檢查發(fā)現患有多發(fā)子宮肌瘤,隨著孕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上升,子宮血供增加,子宮肌瘤體積逐漸增大。鑒于孕期子宮肌瘤容易發(fā)生紅色變性,產檢期間,產科主治醫(yī)師張鸝反復叮囑孕婦注意身體情況,提醒若出現腹痛、出血、發(fā)熱等應及時就診。妊娠晚期以及子宮肌瘤的壓迫,孕婦尿頻、腰酸癥狀越發(fā)明顯,繆女士入住產科。
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經檢查發(fā)現胎兒胎位不正(橫位),并且子宮肌瘤已堵至宮頸口,無法經陰道分娩。產科團隊根據繆女士情況實施個體化方案,給予施行剖宮產術,同時備行子宮多發(fā)肌瘤剜除。經征得孕婦及其家屬同意,為孕婦施行手術,在順利娩出嬰兒時,可見子宮形狀完全改變,大大小小肌瘤多達10多個,最大肌瘤甚至直徑接近20公分,歷時約2個小時,成功為繆女士剜除子宮肌瘤,術中出血約400ml。目前繆女士產后恢復情況良好。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是常見妊娠期合并癥,占肌瘤患者0. 5%至1%,占妊娠0. 3%至0. 5%,肌瘤小且無癥狀者常被忽略,實際發(fā)病率高于報道。”產科主任醫(yī)師劉宗玉表示,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是育齡期婦女比較多見的疾病,像繆女士妊娠合并多發(fā)子宮肌瘤則較為少見,風險系數則更高,故孕婦孕期要加強定期檢查。
子宮肌瘤對妊娠及分娩的影響與肌瘤類型及大小有關。劉宗玉介紹說道,黏膜下肌瘤可影響受精卵著床,導致早期流產;肌壁間肌瘤過大可使宮腔變形或內膜供血不足引起流產。生長位置較低的肌瘤可妨礙胎先露下降,使妊娠后期及分娩時胎位異常、胎盤早剝、產道梗阻等。胎兒娩出后易因胎盤附著面大或排出困難及子宮收縮不良導致產后出血。妊娠期及產褥期肌瘤易發(fā)生紅色變性,通常采用保守治療,可緩解癥狀。
懷孕后子宮肌瘤會增大嗎?劉宗玉說道,子宮肌瘤的增大多數發(fā)生在孕早期,而不是在孕中期和晚期,直徑大于5厘米的肌瘤更容易增大,肌瘤在妊娠期平均體積增大約12%。在產后3至6個月大約有90%女性的肌瘤會比早孕期檢查時的肌瘤體積縮小,只有10%女性的肌瘤依然是增大的。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并非都要行剖宮產。”劉宗玉說道,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多能自然分娩,但應預防產后出血。如果子宮肌瘤較小、無并發(fā)癥,可經陰道分娩;但如果肌瘤較大,肌瘤位于子宮下段或位于宮頸部,影響胎先露下降,或超聲提示胎盤附著于肌瘤表面時,建議行剖宮產終止妊娠。
責任編輯:湯少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