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成本上升 非銀機構或主動降杠桿
上海證券報消息 8月份流動性持續(xù)偏緊,銀行與非銀金融機構之間誰家“蓄水不足”也開始顯現(xiàn)。最近一周,代表銀行等存款類機構的質押式回購利率DR007與代表全市場機構的加權平均回購利率R007之間的利差不斷走闊,上交所質押式國債回購利率中樞上行。種種跡象表明,當前流動性壓力或主要來自非銀金融機構。
在流動性失衡格局下,資金面趨緊倒逼非銀機構開始控制杠桿水平,舒緩資金壓力。業(yè)內人士預期,非銀機構在6月、7月份小幅回升的杠桿有望在8月份重新趨穩(wěn)。
結構性失衡:非銀機構融資成本上升
8月中旬以來,繳稅因素觸發(fā)資金面“旱情”,在超儲率整體偏低的情況下,流動性趨于緊張。金融機構每日拆借資金都是一場焦灼的拉鋸戰(zhàn),對于隔夜和跨月資金尤為“饑渴”。8月14日以來,上海銀行間同業(yè)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利率上行7.36個基點,昨日報于2.8479%。DR007加權利率升至2.9245%,達到月內高位。
與此同時,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十分淡定,本周以來更是連續(xù)凈回籠,并不急于為市場“解渴”。若僅按逆回購口徑統(tǒng)計,本周至今央行累計凈回籠2000億元,而上周為凈投放1100億元。
有券商交易員表示,現(xiàn)在非銀金融機構愿意以高價平頭寸,融資成本較之前已大幅提高。
近期利率走勢也顯示出非銀金融機構流動性明顯承壓。上證報記者通過Wind統(tǒng)計,DR007和R007逐步背離,從8月初的30個基點左右擴大至當前約90個基點,8月17日一度達到113個基點左右。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稱,R007的波動性提高,短期內與DR007嚴重分離,且近期以來R007與DR007分離和修復的時間越來越長。這一分化現(xiàn)象說明非銀機構和銀行內部流動性水平并不均衡,后者的流動性水平要高于前者。
此外,近期上交所質押式國債回購價格中樞也較8月上旬有所抬升,非銀機構融資需求相較之前更為緊迫。GC001收盤利率在17日達到5.325%的階段性高位,并連續(xù)保持在4%以上,昨日回落至3.985%。
“DR007與R007的利差走闊,以及GC001價格上揚,體現(xiàn)了非銀資金融資成本提高。”明明告訴記者,非銀資金趨緊會導致融資成本提高,但融資成本提高卻不一定是由于資金趨緊,有可能是由于供需兩旺等因素,具體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應對流動性壓力:非銀機構或主動控杠桿
業(yè)內人士認為,資金面的結構性失衡或來源于前期非銀機構的杠桿上行。從債市場內杠桿來看,非銀機構的杠桿水平在6月、7月份有明顯上漲,而銀行杠桿普遍保持穩(wěn)定甚至小幅下降。
按照業(yè)內普遍認可的債市杠桿率公式——用債券托管量除以債券托管量和代購會債券余額的差值來計算,結果顯示證券公司在所有類型機構中杠桿水平最高,6月、7月份分別為177%和168%,較年初上漲約30個百分點。
6月杠桿水平較年初漲幅較大的還有基金和保險等非銀金融機構。其中,基金的杠桿率達137%,較年初上行18個百分點。
相比之下,商業(yè)銀行杠桿率在6月、7月份總體控制在107%至108%。雖然農商行的7月杠桿水平仍高達138%,但是較年初減少了4個百分點。
此外,央行數(shù)據(jù)顯示,6月存款類金融機構對其他金融機構的債權環(huán)比大幅增加1.4萬億元,同比增速出現(xiàn)反彈。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6月非銀機構杠桿有增加趨勢。
在當前的流動性壓力之下,記者從業(yè)內了解到,一些非銀機構已經(jīng)開始減少回購量,主動控制杠桿水平。“進入8月份,機構整體操作比較謹慎,負債端管理難度和對資金的擔憂增加,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也在改變市場對于前期資金面持續(xù)寬松的預期。”華創(chuàng)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周冠南說。
對于三季度整體杠桿水平,明明認為,監(jiān)管與資金面均未放松,銀行將保持二季度穩(wěn)杠桿態(tài)勢,非銀杠桿也應當順勢企穩(wěn)。(記者 金嘉捷)
責任編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