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島上謁英雄
□ 劉少輝
到霞浦西洋島逛一趟的念頭一直盤踞在心頭。這倒不是因為一座島如何地引起我的好奇,實實在在的是因為一個人,這個人就叫柯成貴。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從福州格致中學肄業(yè)的柯成貴,在西洋島上扯起了旗幟,反抗?jié)O霸,劫富濟貧,名字響亮一方。后來接受了黨的改編,他的隊伍被編為“閩東紅軍海上獨立營”,在海上縱橫馳騁,為紅軍購槍購藥,打擊國民黨的反動統(tǒng)治,隊伍一度發(fā)展到300多人。
后來,為了掩護連羅西南團的同志,引來了敵人的大規(guī)模圍攻,他為了給同志送飯送水而不幸被捕,被押送至福州,最后犧牲于福州雞角弄,年僅27歲。
閩東紅軍海上獨立營的事跡膾炙人口,曾被編為電視劇《海上游擊隊》。后來曾為中組部副部長的曾志曾對收編柯成貴隊伍的經(jīng)過有過一段回憶,更使這一段歷史事件富有了傳奇色彩。
因為公事到霞浦駐扎三個月的我,自然不會放過探究這一英雄事跡的機會。
這天,剛好縣委組織部的同志要到島上公干,我們便一起成行。從縣城出發(fā),開車約一個小時,便抵下滸碼頭,從碼頭踏上汽輪,我們的命運就交給大海了。好在海上還風平浪靜,據(jù)天氣預報,今天是零點五到一米五的輕浪,所以我們也比較放心了。
駛出碼頭,船只突突地向前航行,不時有小島在身邊掠過,許多島都是無人島。據(jù)同行的同志介紹,西洋島上的居民都是講福州話,他們的前輩都是因為到西洋島捕魚,而留下來在西洋島繁衍生息的??鲁少F也不例外,他的父親是因為到島上看守燈塔,而留在島上的。后來,柯成貴念了私塾,又到福州格致中學念了三年,在中學就參加了“五卅”運動學生游行等,閱讀了馬克思主義的書籍,就接受了進步思想的影響。我原來對柯成貴的印象是草莽一個,其實不然。
汽輪在靠近西洋島時,浪突然大了起來,船前后顛簸,作起伏狀,不過還好,我們都經(jīng)受了這一嚴峻的考驗。
鄉(xiāng)鎮(zhèn)的同志在碼頭上迎接我們,隨后帶我們參觀了建設中的漁港、環(huán)島公路等。西洋島不大,整個島現(xiàn)在生活的只有三千來人,相當一部分人出外打工或滯留在外。島上一山峰,是附近諸島的制高點,在山峰上,可看到往來船只運行情況。因這里地處國內南北航運的中點,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在公路、鐵路及飛機不發(fā)達的情況下,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問起柯成貴的故居、遺物等,他們皆表示這些已不存在,只留下他的故居遺址和衣冠冢供人憑吊了。
好在鄉(xiāng)鎮(zhèn)黨委與縣新四軍研究會編了一本《柯成貴與海上游擊隊》,從中我了解到了不少過去不知道的事實,其中重要的一點是,柯成貴隊伍的改編,是他托同學與福安中心縣委主動聯(lián)系,而后福安中心縣委派曾志帶人上島改編的,后來,他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這就解釋了為什么他能夠舍身救同志,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而英勇不屈的原因了。
雖然柯成貴加入紅軍后,只一年多就犧牲了,雖然他只活了27歲,但他為救同志甘于冒險,為革命舍身忘死的精神,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責任編輯:劉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