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第144期] 寧德師院廣播電臺楊娜:成為播音員把聲音傳播出去
《面孔》第144期(20170502)
【人物】楊娜
【年齡】21
【籍貫】河南
【職業(yè)】寧德師范學院外語系
【在寧德生活】3年
【對寧德的印象】寧德是一個多山多雨的城市,這里的人熱情可愛,在寧德看到了很多在北方看不到的風景,吃的最多的是福鼎肉片。
她叫楊娜,是寧德師范學院廣播電臺的臺長。在中學時代就對播音主持很感興趣的她,到了大學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加入學校廣播電臺,成為一名播音員。在大學,如愿成為廣播電臺的一員,從最開始簡單的播音工作到現(xiàn)在的管理工作,在廣播電臺三年多給她的成長蛻變很多,作為一名播音員,最有價值的事情在于通過廣播把你的聲音傳播出去。本期《面孔》就先帶你去認識一下寧德師范學院廣播電臺的楊娜。
【視頻】寧德師院廣播電臺楊娜:成為播音員把聲音傳播出去
面孔記者:為什么加入寧德師范學院廣播電臺?
楊娜:我在中學時代就對播音主持很感興趣,就加入了學校的廣播站,接觸到了比較專業(yè)的播音主持的知識,到了大學我就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加入學校廣播電臺,成為一名播音員。
面孔記者:大學廣播電臺工作的困難有哪些?
楊娜:其實加入廣播電臺已經(jīng)有三年了,在我整個工作過程中,我覺得最難的是,我們的廣播內容很難去和學校的學生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這也是現(xiàn)在很多高校廣播電臺面臨的一個問題,在信息資訊如此發(fā)達的時代,我們的校園廣播很難真正吸引到學生,我們電臺也正在往廣播電視臺轉型,就是想通過線上一些有趣的視頻,去吸引大家關注,跟學校師生的生活更加貼近,和他們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
面孔記者: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楊娜:印象深刻的事情其實很多,我大一的時候,跟我同級的播音員去操場練聲,那個時候天才剛蒙蒙亮,學校的很多學生都還在被窩里睡覺,但是我們六點就爬起來,跑到操場上跑兩圈,然后就對著彼此,隔著很遠的距離大喊大叫,我們會問對方一些很有趣的問題,通過隔著很遠的距離喊話,來練習我們的肺活量,去練習我們的氣息以及對聲音的把控,這個時光我覺得非常寶貴,在我的記憶中也非常珍惜。
除此之外,我大二參加了廣播電臺的跨年直播,就在廣播室,通過我們的聲音來給全校師生送祝福,一起度過一個難忘的跨年夜。
面孔記者:在廣播電臺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楊娜:我在廣播電臺三年多,從最開始簡單的播音工作到現(xiàn)在的管理工作,我的成長蛻變很多,作為一名播音員,最有價值的事情在于通過廣播把你的聲音傳播出去。
面孔記者:有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定一個目標嗎?
楊娜:我的大學目標并沒有很具體,大一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大學四年我一定要過的很充實,那現(xiàn)在大學已經(jīng)過去大半了,我在審視自己大學生活的時候,這三年我過的還是非常充實的,我的學生工作,專業(yè)學習上,我覺得我還是收獲挺多的,也算完成自己大學的目標,很充實很快樂。
面孔記者:對寧德這座城市的印象是什么?
楊娜:我來自中原河南,寧德是一個多山多雨的城市,這里的人熱情可愛,我記得大一軍訓的時候,站在操場上,我看到遠處那么多的山,特別的興奮,拉著我身邊的小伙伴又蹦又跳,對于北方的我來說,第一次見到這么多的山,在寧德看到了很多在北方看不到的風景。
面孔記者:寧德有很多小吃,你最喜歡吃寧德的什么小吃?
楊娜:在寧德吃的最多的是福鼎肉片,這是很有當?shù)靥厣男〕裕液团笥验_玩笑的說,等我回家了,一定要開一家專賣福鼎肉片的小吃店,生意一定很火爆。
這就是本期 《面孔》寧德師范學院廣播電臺的楊娜的故事,下期《面孔》又將帶你認識怎樣的面孔?拭目以待吧。
本期作者:吳圣錦
感謝對《面孔》欄目的關注,如果你的身邊有手藝人,或是有正能量故事的人,或是有特殊才藝的朋友,或是特殊少見的職業(yè),或是有趣好玩的朋友,都歡迎推薦給我們,我們希望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這些朋友。
▼▼▼
▼▼▼
責任編輯:吳圣錦